市场利率化

市场利率化是指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,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和时间价值,对宏观经济均衡和资源配置发挥重要导向作用。市场利率化是经济金融领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,也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关键手段。市场利率化的基本要求是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利率、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的市场化利率体系。

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,经过30多年的持续推进,已取得显著成效,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,收益率曲线也趋于成熟,为发挥好利率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调节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。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遵循的是“先外币、后本币;先贷款、后存款;先长期、大额,后短期、小额”的循序渐进的改革思路,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

  • 第一阶段: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,贷款利率开始上浮(1993—1999年)。在这一阶段,我国建立了货币市场,实现了货币市场利率的市场化,同时取消了贷款利率的上限,允许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对贷款利率进行上浮,但存款利率仍受到严格的管制。
  • 第二阶段:贷款利率市场化,存款利率逐步放开(2000—2013年)。在这一阶段,我国取消了贷款利率的下限,实现了贷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,同时逐步放开了存款利率的上限,允许银行对部分存款品种进行上浮,但存款利率的下限仍受到管制。
  • 第三阶段:存款利率市场化,利率传导机制改革(2014年至今)。在这一阶段,我国取消了存款利率的上限,实现了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,同时推进了利率传导机制的改革,包括推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作为贷款定价基准,完善利率走廊和政策利率体系,优化央行货币政策工具,提高利率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调节功能。

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既适应了中国国情,又与国际基本接轨,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但是,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

  • 利率市场化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协调。利率市场化要求金融机构自主经营,自负盈亏,但也可能导致金融机构过度竞争,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,从而增加金融风险。因此,利率市场化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,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,维护金融稳定。
  • 利率市场化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平衡。利率市场化激发了金融机构的创新动力,促进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,但也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利用金融创新规避监管,从而形成监管套利空间,增加金融脆弱性。因此,利率市场化要求金融监管部门适应金融创新的发展,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,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和沟通,防止金融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  • 利率市场化与金融结构之间的匹配。利率市场化要求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,提供多层次、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,满足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,但我国的金融结构仍以银行为主导,金融市场相对落后,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。因此,利率市场化要求加快金融结构的优化和调整,发展多元化的金融体系,促进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完善,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。

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,我国应该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,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,提高利率的灵活性和有效性,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。具体的对策建议包括以下几点3

  • 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,合理引导市场预期,保持政策利率的稳定性和连续性,提高政策利率对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,增强市场对政策利率的信任度和敏感度。
  • 完善市场化利率体系,推动LPR改革的深化,扩大LPR的覆盖范围,提高LPR的代表性和透明度,增强LPR对贷款利率的指导作用,实现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定价。
  • 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和沟通,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,防止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金融风险,维护金融稳定,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  • 优化金融结构,发展多元化的金融体系,促进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完善,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,满足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,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。